木姜子冬天会不会落叶?
1、天目木姜子生于海拨500-1000米的山坡谷地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内。一般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和侧方遮荫。幼苗自海拔650米开始至1000米均有,但成树率不高。引种到海拔300米以下初期生长不良,孤植和园栽易遭日灼。
2、因此,木姜子是多年生长的落叶乔木,春天长新根发新芽,夏天开花结果,秋天籽粒成熟,它的籽粒味道香,口感好,是食用酸菜时的最佳配料。
3、-9月结果。木姜子是樟科,樟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白色。
天目木姜子的介绍
天目木姜子,学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 科名:樟科 Lauraceae 保护等级:Ⅲ 现状:濒危种。星散分布,因过度砍伐林木,生境遭到破坏,植株日渐稀少,且更新能力较弱。
②治伤筋:天目木姜子叶、蛇葡萄根。共捣烂,和酒糟或白酒作成讲,烘热,包扎伤处,干则更换。
木姜子性温,味辛。健脾,燥湿,调气,消食。治胃寒腹痛,泄泻,食滞饱胀。天目木姜子生于海拨500-1000米的山坡谷地落叶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内。一般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和侧方遮荫。
天目木姜子的药用价值
【选方】①治寸白虫:天目木姜子果实和根皮三至四钱,加醉鱼草根二至三钱。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 ②治伤筋:天目木姜子叶、蛇葡萄根。共捣烂,和酒糟或白酒作成讲,烘热,包扎伤处,干则更换。
治疗感寒腹痛木姜子的作用和功效非常多样,如果用木姜子来煮水喝的话可以起到散风止痛的好帮助,甚至可以消除我们身体的一些肿痛,而且还达到祛风散寒的效果,所以这样的方法非常适合那些有伤痛淤血,畏寒怕冷的症状人群。
除了有开胃健脾,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用价值外,在七八十年代,木姜子所榨的木姜子油是贵州黔东南主要出口换汇的品种之一。
【拼音名】Tiān Mu Mu Jiānɡ Ye 【来源】 药材基源: 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 采收和储藏:每年4-10月采摘叶,鲜用。
改善消化:木姜子阴干后能够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增强免疫力:木姜子阴干后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哺乳期不可以吃木姜子,木姜子是一种中药材,能够祛风止痛,抗心律失常,具有药物作用,哺乳期的女性服用木姜子后,易通过乳汁将此药物进入孩子体内,有可能造成孩子身体不适,因此哺乳期尽量不要随时使用木姜子。
天目木姜子简介
天目木姜子,学名: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 科名:樟科 Lauraceae 保护等级:Ⅲ 现状:濒危种。星散分布,因过度砍伐林木,生境遭到破坏,植株日渐稀少,且更新能力较弱。
天目木姜子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芭蕉杨。 【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根、叶、果实。 【植物形态】天目木姜子 落叶乔木,高达20米。
天目木姜子为中国特有种,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树体壮观,树 干端直,树皮美丽,材质优良,是一种值得发展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木材带黄色,重而致密,可供家具等用;果实和根皮,民间用来治寸白虫;叶外敷治伤筋。
天目木姜子性味苦、温、辛,气香,味辛凉。归经为肝、脾经。主要功能为杀虫,治疗主绦虫病、蛲虫病。内服:煎汤,9-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