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植物?
你好,这是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这种植物是黄杨。又叫黄杨木、瓜子黄杨、锦熟黄杨。是黄杨科黄杨属植物,是一种灌木或者小乔木。
你好,我们这里叫它冒牛儿草,小菊花,太阳花。(学名牻牛儿苗),是牻(冒)牛儿苗科植物。多年生草植物,最高可以找到15~50厘米。6~8月开花,8~9月结红色的小果子。
大良姜简介
1、药理作用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大良姜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 *** 作用,内服有驱风及抑制小肠过度蠕动的作用。山姜煎剂可抗大鼠多种溃疡,抑制肠管兴奋,并可抗菌。
2、原料:八角、桂皮、白芷、炒蔻、草果、甘草、香叶、大良姜、辣椒、盐、红米、葱、蒜、味精适量,鸡汤或猪骨汤,鸭脖子。 解说:放白芷是为了去腥味,但不能放太多,容易苦。大良姜味甜,去油腻,可以制住白芷的苦味。
3、大良姜味甜,去油腻,可以制住白芷的苦味。甘草可以降火并中和一些异味,可不放。如果煮出的鸭脖子药味太浓,就得减少配料用量,如果不够香,则须加大用量。
4、大良姜的别名 山姜[1]2 来源及产地 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 galanga(L.)Willd.的根茎。主产广西。[1]3 性味 辛,温[1]。4 功能主治 温胃,散寒,止痛。
大良姜的药用信息
功能主治 《广西中药志》:温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气痛,胃寒冷及伤食吐泻。10 大良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5钱;或入丸、散。
【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
艳山姜,艳山姜又名玉桃草扣大良姜大草蔻假砂仁土砂仁草豆蔻,原产中国和印度叶色秀丽,花期57月,花姿雅致,花香诱人,珠光宝气。
用良姜入馔,味道好,还有利于健康。比较常见的有良姜粥、良姜香附茶、良姜香附鸡肉汤、高良姜猪脊骨粥、僵蚕高良姜茶、高良姜双乌暖酒等。
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 (Pers.) Burtt. et Smith ),别称艳山红、枸姜、良恙、良姜、良姜、大良姜、大草寇、草寇、草扣、灟水月桃、月桃、玉桃、虎子花及熊竹兰等,为姜科山姜属植物。株高2-3米。
南姜又叫芦苇姜。南姜在广东叫暹罗姜或者南姜,南姜也是学名,别名还有风姜、奇凉姜、佛手根、佛手姜、海良姜、大良姜等。泰国叫可哈。南姜原产亚洲热带。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大良姜的化学成分
1、大良姜的用法用量 煎服:3~9g[1]。6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桂皮酸甲酯、蒎烯、桉叶素等。还含树脂、鞣质等[1]。7 药理作用 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
2、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桂皮酸甲酯、蒎烯、桉叶素等。还含树脂、鞣质等。药理作用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大良姜挥发油对皮肤和黏膜有 *** 作用,内服有驱风及抑制小肠过度蠕动的作用。
3、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桂皮酸甲酯、蒎烯、桉叶素等。还含树脂、鞣质等[2]。 7 药理作用 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2]。
4、薄荷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脂等。十高良姜为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状茎,别名良姜,大良姜。
5、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5%~5%,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桂皮酸甲酯、丁香油酚、蒎烯、荜澄茄烯及辛辣成分高良姜酚等。尚含黄酮类高良姜素、山柰素、山柰酚、槲皮素、异鼠李素等。
6、本品以粒大、饱满、不破碎、气味浓者为佳。【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挥发油、黄酮、皂甙和脂肪酸等。
南姜又叫做什么姜?
1、南姜,又称蛮姜、良姜、芦苇姜、佛手根等。属芭蕉目、姜科、山姜属、红豆蔻种。南姜和生姜的外形相似,体积较大,南姜皮颜色偏白,姜芽处呈微红色,生姜皮颜色则偏黄。南姜的味道有点像肉桂,辣中带甜,具有辛呛味。
2、南姜又叫蛮姜、良姜、风姜、奇凉姜、佛手根、佛手姜、海良姜、大良姜等。
3、南姜又叫芦苇姜。南姜在广东叫暹罗姜或者南姜,南姜也是学名,别名还有风姜、奇凉姜、佛手根、佛手姜、海良姜、大良姜等。泰国叫可哈。南姜原产亚洲热带。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越南、印度、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4、南姜又叫做赤术、青术、仙姜、山芥、仙术、茅术等,它是一种姜科植物,一般人们也称呼它为南姜,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南方它的种植时间一般在1个月左右,而北方大概在5月份左右。
5、南姜又叫芦苇姜、良姜、高良姜等等,是一种具有食用价值的姜,味道是甜辣的,它们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偶有种植。下文是关于南姜又叫什么姜的具体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