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三七是什么样子
1、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7厘米,无毛。托叶卵形,小叶五片左右,羽状分裂,裂片不等大,中部的较大,两端的较小。
2、野生的三七外观特征应该和现在种植的三七区别不大,野生三七是属于多年生草本,高达30-8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
3、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4、三七样子三七的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5、三七颜色:三七的花色是绿色的,但种久一点,颜色就会变黄或变白。三七开花时候的气味三七花性凉、脆、脆,开花时会有香味。吃起来很香,闻起来很香。描写三七样子的句子三七营养价值高,就算给黄金,也比人参宝宝珍贵。
中草药:竹节七的功效与作用
对肝糖原的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本品皂苷还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
【主 治】:治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软无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等症。【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入肝、肾二经。【用法用量】:内服:9一12克,水煎服。
②《成都中草药》:益气活血,清肺,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粉冲服,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三七有几种以及它的用途
1、尤其适合给学生或者脑力工作者舒缓神经紧张,提高记忆力的作用。三七中含有人参二醇皂苷,是镇痛有效成分的一种,因此三七成为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药。
2、【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应用】出血证。本品味甘微苦性温,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
3、成分上,三七含有多种物质,皂苷、黄酮、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一般认为,皂苷是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1]功效上,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了三七,认为它可以“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4、三七粉、三七片或三七胶囊一次2克,每日2~3次,温开水或温酒送服。可治疗血瘀而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及产后恶露不停,小腹瘀滞疼痛等。
竹节三七简介
竹节参,又名竹节三七。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滋补壮阳、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的功效。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概述 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1]。3 竹三七的别名 竹三野田竹节白三七[2]。
竹节参又名三三三七叶,是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干燥根茎。竹节参入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身的功效。对肺结核、咯血、跌打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有疗效。
野三七的别名 香刺、土三竹节白三七 4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stipuleanatus Tsai et Feng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
物种简介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C. A. Mey.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物种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
竹节三七~可能是~竹节人参 你看看介绍是不是你要的?中药名称 竹节参 拼音名 Zhujieshen 英文名 RHIZOMA PANACIS JAPONICI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C. A. Mey. 的干燥根茎。
竹节七是不是竹节三七
1、《中医大辞典》·竹节三七竹节三七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学楷《百草镜》。别名竹三野田竹节白三七。来源及产地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japonicusC.A.Mey.呈竹鞭状的根茎。主产云南。性味归经甘、苦,温。
2、竹节参,又名竹节三七。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滋补壮阳、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的功效。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3、五加科植物竹节参呈竹鞭状的根茎·《中医大辞典》·竹节七 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1]。
古籍中的竹节三七简介
1、概述 竹三七为中药名,出自《安徽中草药》,即清·赵学楷《百草镜》记载的竹节三七的别名[1]。3 竹三七的别名 竹三野田竹节白三七[2]。
2、竹节参,又名竹节三七。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滋补壮阳、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的功效。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3、概述 竹节参为中药名,出自《本经逢源》,为《本草蒙筌》记载的人参芦之别名[1]。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 的干燥根茎[2]。
4、竹节参又名三三三七叶,是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干燥根茎。竹节参入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祛痰止咳、补虚强身的功效。对肺结核、咯血、跌打损伤、咳嗽、痰多、病后虚弱有疗效。
5、物种简介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 Panax japonicus C. A. Mey.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物种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