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莲是什么佛
1、其一,手捧紫金莲台的阿弥陀佛。寺院中最常见到的阿弥陀佛,形象大约有三种:接引像,左手捧紫金莲花,右手下垂,状如接引众生;说法像,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站立结印说法;其三,跏趺坐像,双手揲弥陀印,端坐于莲台之上。
2、“端坐紫金莲”指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3、阿弥陀佛的宝手,托的是紫金莲台,我们念佛人,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就用莲花台,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东坡志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这首诗全诗内容为,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向天中天叩拜,一毫微光可光照大千世界,八风无法将我吹动,端坐在紫金莲之上。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全诗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指的是佛教里面四逆四顺八件事,“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
全诗为:“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拓展回答】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
端坐紫金莲的上一句是?
1、该句选自苏轼的《东坡志林》。原文如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2、这首诗全诗内容为,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向天中天叩拜,一毫微光可光照大千世界,八风无法将我吹动,端坐在紫金莲之上。
3、全诗为:“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拓展回答】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
4、“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全诗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指的是佛教里面四逆四顺八件事,“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
佛家紫金莲是什么?是什么颜色?
紫金莲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形象就是左手捧着紫金莲花,右手下垂,给人一种端庄的形象。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是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属于佛教的门面和象征,是端庄神圣的。
记得东坡先生又个偈子,“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个莲花看来是紫金莲了吧(嘿嘿)。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一天,他自以为在研读佛书上又有心得,便作了一首赞佛偈:圣者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不动全诗是什么?
这首诗全诗内容为,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向天中天叩拜,一毫微光可光照大千世界,八风无法将我吹动,端坐在紫金莲之上。
八风吹不动选自《东坡志林》原文: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师评点。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 样。
不是佛经,是宋代高僧佛印禅师点拨苏东坡的境界——“一屁就动,何来八风不动”的民间故事。\r\n\r\n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相交莫逆,经常一起参禅论道。
“心如磐石”下一句可接“八风吹不动”,也可按原句,接“妾如蒲草”。“心如磐石”一句原型是“君如磐石”,出自汉府乐诗《孔雀东南飞》,原段落是: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