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圆明园是康熙赐予四皇子胤禛的园林,之后不断修整扩大,留存了150多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圆明园遭到烧杀抢掠等破坏,最后葬于大火中,成为废墟。
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
圆明园的时代背景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首先,在政治上,清朝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统治较为稳定,国力强盛,为圆明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简介: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简介?
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圆明园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圆明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座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占地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的建造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历时近150年,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圆明园介绍资料及历史背景如下1圆明园的修建时间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2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简介
背景:(1)历史上的圆明园,最初是由康熙赐给其四子胤祯的一座赐园,面积约为30公顷左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时,园内就已是“林皋清淑,波淀停泓”。1723年,雍正即位后,大规模扩建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历史背景
背景:(1)历史上的圆明园,最初是由康熙赐给其四子胤祯的一座赐园,面积约为30公顷左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时,园内就已是“林皋清淑,波淀停泓”。1723年,雍正即位后,大规模扩建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即1709年。圆明园是康熙赐予四皇子胤禛的园林,之后不断修整扩大,留存了150多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圆明园遭到烧杀抢掠等破坏,最后葬于大火中,成为废墟。
历史背景圆明园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乾隆朝时,正值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乾隆集。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简介: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后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营了近一百五十多年,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大火。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