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倒的乐山大佛,每逢灾难都会闭眼掉泪,这是怎么回事?
1、乐山大佛闭眼的原因 实际上,佛像闭眼的原因是酸雨,或者叫酸性沉降,这是一种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的降水。
2、当酸雨引起佛像眼睛处的颜料脱落的时候,看上去好像闭眼一样,其实只是化学反应而已。佛像再次睁开眼不是大事件得到解决,佛像高兴选择睁眼,因为专家进行修缮,使佛像以一种更好的姿态展现人们面前。
3、研究人员认为,乐山大佛之所以闭眼,是因为酸雨侵蚀的结果。在建国之前,我国工业并不发达,自然环境较好,雨水的冲刷不会对大佛本身造成太大的影响。
4、且不说大佛闭眼流泪是否与灾难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场景确实真真切切地出现过,且有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乐山大佛的闭眼流泪。
5、乐山大佛有很多超自然事件,传播最广的是,大佛闭上眼,流下眼泪,大佛闭上眼,流下眼泪。
6、乐山大佛位于我国四川省,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尊雕像。它最早是修建于唐朝,所以到现在也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了。我国大部分人信奉佛教,因此很多人都会不远万里来这里朝拜,这里也因此形成了著名的旅游区。
乐山大佛为什么四次流泪,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1、二是说,为了利于排水。乐山大佛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排水的问题,例如佛头背后,胸前服饰等。双手扶膝,正襟危坐双脚自然触地,有利于排水,不至于囤积大量雨水。这与开凿佛像降服洪水的初衷是一致的。
2、这四次闭眼发生在1962年、1963年、1976年和2000年,其中有唐山大地震等重大灾害性事件的发生,有人认为是佛像显灵,不愿看到百姓受苦,便难过的闭眼了,这种巧合使人们更相信大佛的神秘。事实上不是人们想的那样,科学解释。
3、在四川盆地,由于四面环山,湿气难以外泄,以至于这里的酸雨沉降作用更为明显,受酸雨的影响,乐山大佛的眼睛会出现类似于流泪,以及闭眼的现象。
4、其实后来科学家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导致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并不是因为所谓的显灵,而是因为酸雨。
乐山大佛4次“闭眼流泪”是因为什么?
人们都说乐山大佛极有灵性,是佛祖临世,只要一有大事发生,佛祖必定闭眼。比如说1962年和1963年,我国刚刚建立新中国不久,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苏联还要逼迫我们还钱,社会惨状横生,这两年是大佛第一次和第二次闭眼。
而上述这4年恰恰是雨水偏多的年份,因为雨水的冲刷导致了颜料脱落,所以看上去就像闭上了眼睛。而且流水的腐蚀还带来了眼泪的效果。所以,乐山大佛闭眼,并不是真的上眼皮跟下眼皮完全合拢。
是因为酸雨的降落导致佛像眼睛上的涂料脱落。
在眼部位置还有一条较小的排水沟,尤其是到了大雨天气,这三条排水沟就会非常巧妙的将雨水排出去,所以远远望去就造成了乐山大佛流泪的现象。因为眼部周围的颜料因为雨水的侵蚀脱落,所以造成了闭眼的假象。
乐山大佛的闭眼流泪现象被很多人所神话,还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来造谣。其实,大佛闭眼就是因为它本身内部山体排水,从而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误。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不少专家团队都已经给出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