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有什么治病偏方及作用
1、治疗感冒、咳嗽:茯苓对于感冒有一定的治愈作用,尤其是对于湿热等原因引起的感冒,引发咳嗽、痰多,甚至伴随手脚酸软、体乏、背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使用茯苓煮粥或者是炖汤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2、茯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补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
3、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4、茯苓治疗失眠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哦,说茯苓可以清心安神,心的神明就是神,神不安自然睡不着了。
5、功效和作用:药用价值:土茯苓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其味微苦,但良药苦口,也能治病。梅毒不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是一件很难讲的事情。很多性病患者都不好意思去医院。
茯苓几款美味有滋补的做法
下面,妈网百科介绍几款茯苓食疗方给大家参考参考:陈皮茯苓粥:材料:陈皮2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
祛湿解乏茯苓粥 芡实、茯苓、山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克,加水适量,同煎40分钟后捞出党参和白术药渣,再加入洗净粳米150克,继续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调糖食用,连吃数日。
茯苓大麦粥 食材:茯苓30克,大麦芽30克,粳米100克。做法:上述用料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作用: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渗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便溏,腹泻,食后腹胀的者食用。
茯苓茶成人每日6-12克,煎水代茶饮服,隔两日1次,或每月服10次即可,滋补和健脾。注意,体弱、老幼者的用量要酌减。
茯苓食用方法
1、茯苓茶。把茯苓、陈皮放于锅中,倒水煮成茶品。或者直接煮水喝,加一些枸杞、菊花,平常喝一口茯苓茶,可以起到安心神的作用哦。白茯苓磨成粉,白茯苓粉的功效也是很好的,一般可以用来做美容面膜。
2、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而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最后煮食。茯苓补脾利湿,而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茯苓鸡肉馄饨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做法:①粳米淘洗干净。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4、茯苓饼。取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每日6g左右,可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茯苓陷。取茯苓30g、肌肉60g,加适量调味品做成陷,用面皮包馅。
5、其食用方法更加多样化,比如,茯苓酥、茯苓酒等。下面推荐两款茯苓的养生食谱。茯苓栗子粥材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做法: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
6、茯苓粉的食用方法山药薏仁茯苓粳米粥①先将粳米、薏仁、山药洗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放入锅中煮至半熟,②再放入适量的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就可以服用。白茯苓粥①粳米淘洗干净。
伏苓适合和什么一起煲汤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材料:老鸭1个、新鲜土伏苓100克、绿豆100克、醋、盐 做法:鸭子先用水加少许醋略浸泡一下。浸好后洗净,放进瓦罐,还有装土伏苓的袋子加大半锅水烧开。
新鲜土茯苓洗净备用。淮山洗净削皮。刨好皮后切断放入清水中,可以避免外表皮氧化变黄或者黑。排骨洗净焯水备用。将排骨、淮山、土茯苓倒入锅中。加入生姜、水,按电饭煲煲汤键即可。
土茯苓和陈皮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可以一起煲汤来食用。陈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祛湿健脾的作用,与土茯苓搭配可以起到健脾利湿、化痰、降脂减肥的功效。特别是将这两样东西搭配后泡成茶,非常适合一些女性服用。
巴戟天、鸡血藤和茯苓可以一起煲汤喝,具有补气养血、去湿养生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