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的制作方法-厚朴的功效
1、厚朴可以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胸满喘咳等症状。厚朴可以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胸满喘咳等症状 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厚朴,干姜为之使,厚朴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2、功效: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3、作用:温中行气,燥湿除满。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厚朴七物汤中医方歌:厚朴七物是复方,甘桂枳朴姜枣黄;腹满发热脉浮数,表里交攻效力彰。
4、一,半夏1升,厚朴3两,茯苓4两,生姜5两,干苏叶2两。
半夏厚朴汤简介
组方如《和剂局方》二陈汤;半夏-厚朴:半夏化痰降逆消痞,厚朴下气除胀散满,两药相伍,能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消痞,为痰气郁结所宜。
半夏厚朴汤中即含有苏叶。紫苏属于解表药,所以很多医书都不提及其止呕作用,而是将该功效概括到行气宽中的功效范畴,临证则以行气宽中的治法来止呕,如连苏饮。
治疗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用半夏厚朴汤,肝郁不舒用逍遥散加减。
参桂夏草妙更殊。本方由半夏厚朴汤加大枣组成。功能主治与半夏厚朴汤相同。并可用于湿痰交阻,胸闷气急,苔白腻,及胃丸胀痛,而有恶心呕吐者。四七汤原名七气汤。治疗七气郁结,心腹绞痛,不能饮食等证。
半夏厚朴汤长于行气散结、降逆化痰,治疗情志不畅,痰气郁结,阻塞咽嗌之梅核气[2]。枳实薤白桂枝汤长于通阳散结、祛痰下气,治疗胸阳不振、痰阻气滞之胸痹[2]。
方药治疗 实呕·肝气犯胃证可用半夏厚朴汤[备注]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方论》):半夏、夏朴、紫苏、茯苓、生姜合左金丸[备注]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加减治疗。
张仲景半夏厚朴汤原方是什么?
半夏9克、厚朴6克、茯苓12克、生姜3片、苏叶2克。方法是把药用水泡上30分钟后,加入300毫升水,然后用武火煎至沸腾,再用文火煎2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每次喝150毫升。第一次煎完后的药渣不要倒掉,晚上可以再煎一次。
半夏厚朴汤是由半夏、厚朴、生姜、茯苓、紫苏等药物组成。重要文献摘要: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紫苏叶二两(6g)生姜五两(15g)。用法:水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功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半夏厚朴汤源自《金匮要略》,是主治咽喉部有异物感的专方。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半夏厚朴汤组成是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半夏厚朴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效。主治梅核气。
半夏厚朴汤配方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紫苏叶二两(6g)生姜五两(15g)。用法:水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功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配方: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据凤凰网2011年09月08日报道,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新给其患者开此药方。半夏9克、厚朴6克、茯苓12克、生姜3片、苏叶2克。
半夏厚朴汤是由半夏、厚朴、生姜、茯苓、紫苏等药物组成。重要文献摘要: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逍遥散的组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炙)、薄荷、生姜。半夏厚朴汤的组成:半夏、厚朴、茯苓,天麻,蒺藜、紫苏、陈皮、石菖蒲。
半夏厚朴汤组成
半夏厚朴汤是由半夏、厚朴、生姜、茯苓、紫苏等药物组成。重要文献摘要: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用量:半夏、茯苓各12g,厚朴9g,生姜 15g,苏叶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梅核气。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紫苏叶二两(6g)生姜五两(15g)。用法:水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功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半夏厚朴汤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厚朴温中汤由厚朴、陈皮、炙甘草、茯苓、草豆蔻仁、木香、干姜组成;枳实消痞丸由干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组成。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半夏厚朴汤服用以后能够治疗梅核气、喉中有痰液咳不出、吞咽困难、胸隔满闷、舌苔白润、咽喉部有异物感等一些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