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功效
1、天竺黄水煎提取物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天竺黄中竹红菌乙素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要优于消炎痛。
2、天竺黄:性味:甘、寒。功用:清热涤痰,凉心安神:用于肺热咳喘、痰多:热性病神昏谵语、小儿惊痫抽搐及成人中风不语,属于痰热蕴结心包者,常配僵蚕、黄连、贝母。用法:3~6克。竹茹:性味:甘、微寒。
3、别名: 竹黄、天竹黄、竹膏、竹糖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与用量:3~9g。
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_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清热 天竺黄性寒、味甘,归心、肝经,有清热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等症,可与连翘、生石膏、知母、远志、石菖蒲、胆南星、竹叶、黄连等药同用。2 化痰 天竺黄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天竺黄俗称竹类植物体内的结石。《本草纲目》中对此曾有记载,专家也证明天竺黄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之功效。天竺黄性寒、味甘,归心、肝经,有清热功效。
天竺黄水煎提取物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天竺黄中竹红菌乙素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要优于消炎痛。
天竺黄的性味甘、寒,归心经和肝经,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以及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性味】甘,寒。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天竺黄有哪些功效?
清热 天竺黄性寒、味甘,归心、肝经,有清热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谵语等症,可与连翘、生石膏、知母、远志、石菖蒲、胆南星、竹叶、黄连等药同用。2 化痰 天竺黄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天竺黄的性味甘、寒,归心经和肝经,功效与作用是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以及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热除湿,化痰止咳力量增强,主治湿热内蕴,咳嗽吐痰不爽,呕恶,胸闷胸痛,夜寐不安等症。最宜用之于小儿痰热交炽,消化不良,或痰风将作,目睛呆滞之际。
天竺黄水煎提取物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压。天竺黄中竹红菌乙素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要优于消炎痛。
中药材天竺黄的成分和处方
1、成分:主含氢氧化钾1%、硅土90.5%、三氧化二铝0.9%、三氧化儿铁等物质。现上海市已进行人工合成。中药材天竺黄的成分和处方,上面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了。
2、天竺黄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钾和硅酸钙,在功效中可以用来清热化痰,用来治疗风寒咳嗽效果显著,性寒利于肝和肺,平时最常见的是用来治疗中风,发烧咳嗽,或者小儿惊厥,经常一起使用的贝母,胆南星,还有菖蒲等。
3、天竺黄1分(细研),胡黄连1分,芦荟1钱(细研),熊胆1钱(研入),青黛1钱(细研),腻粉半分(研入),蟾酥半分(研入),朱砂1分(细研),蜗牛37枚(微炒),雀儿饭瓮1分。
4、[处方]天竺黄、山楂、丹参、泽泻。[用法]每片0.5克,每日3次,每次4片。(9)调脂饮 [主治]胃热腑实型高脂血症。[处方]丹参30克,生山楂30克,绞股蓝30克,荷叶30克,首乌15克,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甘草6克。
5、西洋参9g,丹参20g,苦参15g,珍珠粉1g***冲服***,蚤休20g,麦冬10g,五味子6g,生地12g,玄参12g,丹皮10g,菖蒲9g,郁金10g,天竺黄10g。会:风溼热至阴虚阳热偏盛阶段,多为素体阴虚或热盛伤津所致。
6、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等的秆内分泌物。处方别名:竺黄、竹膏、竹糖、天竺黄、天竹黄、竹黄精、空?玄 干漆: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树脂。